10月17—20日,全國農技協基層科普組織交流觀摩活動暨2023年第六期農技協改革發展論壇在云南省安寧市舉辦。此次活動由中國科協農技中心、中國農技協主辦,云南省科協支持,云南省農技協和安寧市委、市人民政府承辦。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協、農技協等有關代表150余人出席活動。
中國農技協監事長張曉軍、副秘書長李曉林和秘書長助理劉雅丹分別圍繞農技協組織振興、建設中國農技協科技小院、如何做好面向農村科普作專題報告,激發農技協組織新動能。云南大理州科協、石林縣科協、尋甸縣科協、楚雄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聯合會、賓川縣農技協聯合會、安寧市祿脿艾家營葡萄協會、華寧縣城關社區羊肚菌種植協會等代表作交流發言,分享開展社會化農業科技服務的典型經驗和農技協組織建設做法,研討農技協改革發展思路。圍繞“農技協改革發展”主題舉辦圓桌會議,天津、山西、內蒙古、安徽、福建、山東、河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貴州、陜西、甘肅、寧夏、新疆等16個省級農技協負責人就打造中國農技協組織、人才、品牌活動一體化的共享平臺,科技研究成果創新和科技服務模式創新進行討論。同時還舉辦了云南省農特產品展示活動,組織與會代表赴宜良縣實地觀摩了特色食品產業協會、花卉產業聯合會、寶洪茶協會和土著魚科技小院。
活動期間,中國農技協公布“2023-2027年度中國農技協科普教育基地”創建名單、“2023年全國科普日和中國農民豐收節農技協聯合行動”優秀組織單位和優秀活動名單、“2023年農村科普作品征集活動”獲獎名單,并為相關單位、機構和個人頒發榮譽證書。
農技協是連接黨委政府和農民的橋梁紐帶,是科協服務“三農”的重要抓手,是農業科技推廣和科學普及的一線力量。下一步中國農技協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線,以扎實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為契機,推進新時代農技協組織振興,積極動員廣大科技人才扎根農業生產一線,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貢獻力量。
中國農技協副理事長、中國農技協科技小院聯盟理事長、中國農業大學原副校長張建華,云南省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尤興光,云南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云南省農技協理事長魯斌,安寧市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王梅出席活動。
中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供稿
責任編輯:唐志榮
10月17—20日,全國農技協基層科普組織交流觀摩活動暨2023年第六期農技協改革發展論壇在云南省安寧市舉辦。此次活動由中國科協農技中心、中國農技協主辦,云南省科協支持,云南省農技協和安寧市委、市人民政府承辦。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協、農技協等有關代表150余人出席活動。
中國農技協監事長張曉軍、副秘書長李曉林和秘書長助理劉雅丹分別圍繞農技協組織振興、建設中國農技協科技小院、如何做好面向農村科普作專題報告,激發農技協組織新動能。云南大理州科協、石林縣科協、尋甸縣科協、楚雄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聯合會、賓川縣農技協聯合會、安寧市祿脿艾家營葡萄協會、華寧縣城關社區羊肚菌種植協會等代表作交流發言,分享開展社會化農業科技服務的典型經驗和農技協組織建設做法,研討農技協改革發展思路。圍繞“農技協改革發展”主題舉辦圓桌會議,天津、山西、內蒙古、安徽、福建、山東、河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貴州、陜西、甘肅、寧夏、新疆等16個省級農技協負責人就打造中國農技協組織、人才、品牌活動一體化的共享平臺,科技研究成果創新和科技服務模式創新進行討論。同時還舉辦了云南省農特產品展示活動,組織與會代表赴宜良縣實地觀摩了特色食品產業協會、花卉產業聯合會、寶洪茶協會和土著魚科技小院。
活動期間,中國農技協公布“2023-2027年度中國農技協科普教育基地”創建名單、“2023年全國科普日和中國農民豐收節農技協聯合行動”優秀組織單位和優秀活動名單、“2023年農村科普作品征集活動”獲獎名單,并為相關單位、機構和個人頒發榮譽證書。
農技協是連接黨委政府和農民的橋梁紐帶,是科協服務“三農”的重要抓手,是農業科技推廣和科學普及的一線力量。下一步中國農技協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線,以扎實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為契機,推進新時代農技協組織振興,積極動員廣大科技人才扎根農業生產一線,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貢獻力量。
中國農技協副理事長、中國農技協科技小院聯盟理事長、中國農業大學原副校長張建華,云南省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尤興光,云南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云南省農技協理事長魯斌,安寧市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王梅出席活動。
中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供稿
責任編輯:唐志榮